出价7257次,拍卖延时3小时,最终以4461101元的价格成交,近日这场娃圈闹剧彻底出圈了。如果让你给这堆已经模糊到看不清物品的残骸赋予价值,你会出价多少?
千元就可以买到未燃烧的小布
娃圈,简单来说就是一群热衷收集各类娃娃的娃友聚集地。在娃圈中常见的娃娃有三种,分别是BJD、OB11和Blythe,所用到的材质和规格都有区别。这次拍卖的主角便是Blythe(小布),日常价格根据小布的体型、脸模以及稀有度在几百到千元区间不等。如果涉及到改妆或更换配件,少说还能再上浮几千元。
不过娃圈里的娃娃作为艺术品,一直以来都有价高的标签,若是涉及到拍卖,就更无法用正常的价值来估算了。比如几年前一只Oiseleur的娃娃被拍出4200万美元的价格,还有以3200万人民币价格售出的亚力山大艾洛伊斯洋娃娃。这些高价售出或拍卖的娃娃虽然不具有普适性,但也足以说明娃圈的价格天花板在哪了。
行为艺术还是营销手段?
与成功交易的天价娃娃不同,这场拍卖之所以被称之为闹剧,离谱的价格并不是主要原因。首先拍卖地点是在某二手平台,该平台的规则标明拍卖竞拍成功后需要在72小时内付款,如果有出现因为买家原因取消订单的情况,平台只会扣除买方所交定金,而这次的定金只有10元。也就是说,只要交10元的定金,就可以参与这场400多万的大项目,未竞得商品后,这10元押金还会原路返回。
除此之外,有娃友把这这次的商品归结为“行为艺术”。仅针对这种行为来说,确实不排除这种可能,毕竟时间、地点、行为艺术者身体以及与观众的交流在这次都有涉及到。甚至有娃友在瑜瑜酱的群里发现这位太太还准备在小人国娃展上重现“行为艺术”,不过据说已经被小人国娃展禁止参赛一年。
目前事件还在持续发酵,在没有看到买家的开箱视频之前,任何结论似乎都太早。不过这446万元的小布能够出圈,似乎与价格还真没那么大的关系。
价格战,娃娃在潮玩界一直有一席之地
其实对于天价拍卖品,相信混圈的人早已见怪不怪。446万的价格在一众拍卖品当中也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作为潮玩界的主力军,年轻人从炒鞋再到炒玩具,对其中的门道早已轻车熟路。一般情况下能够拍卖出高价的潮玩,不外乎两种,一是有IP价值,二是名人效应。比如一双乔丹曾经穿过的鞋子就在苏富比被拍出56万美元的价格,一张科比星球卡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在近日成交,一只KAWS的限量毛绒公仔能够在拍卖平台炒出2800万的天价,这些可都是实打实的成功交易。
在价格天花板这方面,娃圈也是丝毫不虚。除了我们在文首所提到的4200美元的Oiseleur外,2017年李晨向冰冰求婚时,曾花费约200万定制了一个ED娃娃,因为高昂的价格和名人效应一度出圈。再稍微平民一点,2020年的时候圈内一个普通改娃人士的作品,也曾拍出22万元的天价。
除了天花板价格外,娃圈的日常价格也要比其他品类的单品稍贵一点。以泡泡玛特为例,BJD的发售数量与其他业务相比,只占到5%,而发售价格却超出其他品类一大截。
回归真实娃圈,听听资深娃友怎么说
对于初入娃圈的新手来说,动辄大几千的价格的确让人望而却步。对此游戏日报潮玩收集了一些娃圈“老手”在初次接触娃圈时的购买渠道以及消费金额。在本次交流中,游戏日报潮玩发现,70%的娃娃都是通过娃社官店或代理店进行购买的,这些娃友中,仅有12%直接选择省心的大全套。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给出建议的娃友中,都有提到”不建议购买成品/官妆。
在大家比较关注的价格方面,大部分娃友的初次消费区间都在500-3000元的价格区间。价格浮动看起来比较大,实际上,有的娃友只说了购买裸娃的价格,如果再加上购买其他配件的价格,1000-3000元的占比与千元以下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除了上面提到的渠道和价格外,还有部分娃友给初入娃圈的新人提了建议。一位花费8000元购买成品娃娃的娃友得出了“非常不建议购买成品”的结论,花费了3000+购买DC人版桑席大全套的娃娘也提到“买大全套是挺方便的,但是性价比不高,体妆还不错,但面妆不够精致,有些官服质量不怎么样,建议新人可以多看看私养”。
不过,选择二手平台的娃友也并不省心。有娃友向游戏日报潮玩透露,自己第一次在二手平台接娃时就因为前娘骚操作,发来没有面罩,身子没裹,看起来脏兮兮的娃娃差点退圈。还有娃友初次从二手平台购买就在不知情的状况下买了D店的娃,不光是质量有瑕疵,还存在刺鼻异味。不过,即使二手平台存在风险,还是依旧有娃友推荐,比如一位持续从二手平台购入的娃友给游戏日报潮玩的理由就是“在二手平台可以蹲一下年份很近,且妆面完好自己心仪的娃,否则第一次买,不管是自己拆买配体或者送妆还有漫长的工期都是一件消耗热情的事情”。
理智入坑,不忘初心
真实的娃圈大部分时间都是风平浪静的,一般情况下几千元的交易,在售后机制完善的官方渠道或二手平台,也不会产生太大的纠纷。这次小布的残骸能够拍出如此天价,还在圈外传的神乎其神,让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真以为娃圈的玩家都是人傻钱多的“韭菜”。而圈内人从瑜瑜酱在社交平台预热到拍卖结束自始至终都把这次行为归之为"营销"和"博眼球"。一位妆娘也非常清醒的指出“不管是谁来为这次的结果负责,最后都只会是买家为涨价的妆造买单”。
如今的潮玩圈早已从以前的圈地自萌变成了全民潮流,反向营销的案例虽然比比皆是,但往往要付出更多代价来洗白。天价小布或许还会有后续,但脱去营销外衣,回归真实的娃圈,不会出现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况。唯有清醒和不忘初心,才能在这个潜力无限、充满竞争的赛道走的更长远。
* 文章经作者授权发布,不代表『游戏日报』立场,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