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咖过冬不是清仓甩卖 降价并非取暖炉
2016-10-16 15:44:53游戏日报
2009年前后,由于家庭电脑的普及与相关政策的调控,网吧行业出现了一次重要的转折。这一时期,网鱼网咖于国内首次提出“网咖”这一概念并迅速开展起来。其独特的服务与营业模式迅速淘汰掉了传统网吧的“脏乱差”模式,在2010到2015的五年时间里呈现出了扶摇直上的现象。然而由于手游的冲击与娱乐的日趋多样性,进入2016年后,各大连锁网咖的营业额骤降到了一个谷底,网咖市场的寒冬已然到来。
过冬不是清仓,降价求全不是过冬的正确姿势
粗略统计,中国网吧/网咖市场形成之后大概经历过四次挑战。第一次是2002年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事件,25人其中多数为学生葬身火海的悲剧也让网吧第一次进入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名单中。一年之后的非典是第二次,病毒的恐慌使各个公共场所亏损不止。第三次是08 09年的电脑普及,网咖理念带来了网吧时代的新纪元。第四次则是2016年的寒冬突袭,网咖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
与传统的卖货不同,只要是连锁品牌,降价永远都不是改善行业窘境的有效选择。纵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世界五百强企业,都经历过低潮与挑战,但通过降价来挽救市场的案例却寥寥无几。通过推出新品与新的服务理念,是这些五百强的统一营销公式。尤其是在国民消费能力整体下降的今天,品牌影响力与服务品质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所谓的品牌影响力,说文艺点叫心灵契约,说通俗点就是习惯。比如一提吃面就想要去兰州拉面;一说网购就想到淘宝、京东;网上搜索干脆直接叫问问度娘,这就是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习惯。而在网咖界,尤其是对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而言,大部分都会选择说去网鱼,而不是说去网咖。
然而事实上是,就算是网鱼,其目前也正在面临着消费体验差、服务和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就比如其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禁烟制度,在近几年,也有了向传统网吧看齐的苗头。
和国外最初的主要为商务人士,提供一个舒适又快速的上网环境不同,国内的网咖自发展以来就一直是年轻人及学生群体的聚集地。而在这主力消费群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为烟民所占据。公共场所吸烟虽是不被倡导的行为,但如果真的要所有店面都勒令禁止吸烟的话,那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加之近几年的行业不景气,频频爆出的加盟店分红较少等问题,开放吸烟显然也是各家加盟店老板的“无奈之举”。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网咖真的变成了“低价+允许抽烟”的模式,那无疑于是带有卖奶茶业务的旧时代网吧,相信这也不是网鱼、杰拉这些连锁店希望看到的。海底捞没了服务还敢卖这么贵吗?所以,推出新的模式,及时挽回已失去的品牌形象,才是寒冬中最有可能看见效果的取暖方式。
网鱼的5.0会给网咖市场带来什么?
近日,网鱼正式在上海发布了网鱼网咖5.0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距上一次4.0的发布已经过了两年。然而网鱼网咖创始人黄锋则表示,品牌的推新并不一定要频繁或迅速。就比如苹果和华为,前者的推新换代明显要比后者慢许多,但人们却不能以此来立判两者的高下。
在5.0中,网鱼提出了多人游戏空间理念。所谓多人空间,即是结合了KTV的运营理念,增设多个包间,使玩家可以在更为私密的空间里进行游戏体验。发布会上,黄峰提出,私密即为自由,而且他认为,2人以上的同空间游戏必将成为一种游戏时代的趋势。并且透露道,在5.0中,包房的占有率将达70%。之所以没用百分之百,保留了30%的大厅空间,其实是考虑到了网咖还是应当需要一些氛围。换个角度考虑,这或许也是为了留住那些习惯自己一个人去网咖的玩家。
除此之外,在5.0中,网鱼还加入了豪华包房、桌游以及VR等元素。豪华包房中的休息影视区以及独立卫生间体现了类似于KTV包房的特点,桌游则是多人游戏空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线下VR本身就是一个热点。
市场的遇冷,各家网咖的自身问题是一方面原因,而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则是另一大不可控因素。如今的人们都喜欢私密且较为自由的游戏空间,和三两个好友一同开黑也是一大乐事。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网咖都是清一色的大厅模式,包房较少。而个别几家以包房为主的个体品牌则价位昂贵,虽备受好评,却难以成为主流。
作为曾经的灵丹妙药,电竞为网咖行业助过一次力,然而随着电竞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和好友一起游戏成为了时下电竞的主流。在这种前提之下,玩家对于游戏环境的要求也苛刻不少。如果网咖的环境与服务得不到提升,甚至是还停留在玩家高喊网管冲会员与网管“哎你能不能轻点敲键盘信不信我一掌呼死你”的年代,那隔空连线与网咖聚首的区别也就不大了。
VR是否会成为网咖的下一个风口?
作为网鱼此次的推新之一,VR一度被认为是继电竞之后拯救网咖市场的另一灵丹妙药。与VR线下体验店相比,家庭VR与移动VR似乎也在元年中成为了虚拟现实的主旋律。然而在网鱼网咖的5.0发布会上,网鱼创始人CEO黄锋就直言,不管是索尼的家庭VR还是暴风影音的移动VR,都不太可能会走很远。以目前的VR发展来看,线下体验店才是VR最好的变现方式。
有趣的是,和网咖一样,在经历了典型的资本式爆发后,VR遭遇了寒冷。虽然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于VR的热情与好奇未曾递减过。然而由于价格的高昂以及产品本身的质量欠缺,多数人对于VR设备还停留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态度。所以,用较为实惠的价格去简单地体验一下VR或许才是人们更愿意去做的。
据了解,网鱼网咖的VR体验店也将会在不久之后问世。在网鱼网咖的IP之下,VR体验店会交出怎样的答卷,不仅是对其他网咖的一个参考,可能也是VR从业者在虚拟现实元年可以得到的较为直观的一次反馈。
过冬不是清仓,降价求全不是过冬的正确姿势
粗略统计,中国网吧/网咖市场形成之后大概经历过四次挑战。第一次是2002年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事件,25人其中多数为学生葬身火海的悲剧也让网吧第一次进入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名单中。一年之后的非典是第二次,病毒的恐慌使各个公共场所亏损不止。第三次是08 09年的电脑普及,网咖理念带来了网吧时代的新纪元。第四次则是2016年的寒冬突袭,网咖模式的改变势在必行。
与传统的卖货不同,只要是连锁品牌,降价永远都不是改善行业窘境的有效选择。纵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世界五百强企业,都经历过低潮与挑战,但通过降价来挽救市场的案例却寥寥无几。通过推出新品与新的服务理念,是这些五百强的统一营销公式。尤其是在国民消费能力整体下降的今天,品牌影响力与服务品质就显得尤为的重要。
所谓的品牌影响力,说文艺点叫心灵契约,说通俗点就是习惯。比如一提吃面就想要去兰州拉面;一说网购就想到淘宝、京东;网上搜索干脆直接叫问问度娘,这就是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习惯。而在网咖界,尤其是对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而言,大部分都会选择说去网鱼,而不是说去网咖。
然而事实上是,就算是网鱼,其目前也正在面临着消费体验差、服务和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就比如其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禁烟制度,在近几年,也有了向传统网吧看齐的苗头。
和国外最初的主要为商务人士,提供一个舒适又快速的上网环境不同,国内的网咖自发展以来就一直是年轻人及学生群体的聚集地。而在这主力消费群体中,又有很大一部分为烟民所占据。公共场所吸烟虽是不被倡导的行为,但如果真的要所有店面都勒令禁止吸烟的话,那损失也是难以估量的。加之近几年的行业不景气,频频爆出的加盟店分红较少等问题,开放吸烟显然也是各家加盟店老板的“无奈之举”。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网咖真的变成了“低价+允许抽烟”的模式,那无疑于是带有卖奶茶业务的旧时代网吧,相信这也不是网鱼、杰拉这些连锁店希望看到的。海底捞没了服务还敢卖这么贵吗?所以,推出新的模式,及时挽回已失去的品牌形象,才是寒冬中最有可能看见效果的取暖方式。
网鱼的5.0会给网咖市场带来什么?
近日,网鱼正式在上海发布了网鱼网咖5.0模式,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距上一次4.0的发布已经过了两年。然而网鱼网咖创始人黄锋则表示,品牌的推新并不一定要频繁或迅速。就比如苹果和华为,前者的推新换代明显要比后者慢许多,但人们却不能以此来立判两者的高下。
在5.0中,网鱼提出了多人游戏空间理念。所谓多人空间,即是结合了KTV的运营理念,增设多个包间,使玩家可以在更为私密的空间里进行游戏体验。发布会上,黄峰提出,私密即为自由,而且他认为,2人以上的同空间游戏必将成为一种游戏时代的趋势。并且透露道,在5.0中,包房的占有率将达70%。之所以没用百分之百,保留了30%的大厅空间,其实是考虑到了网咖还是应当需要一些氛围。换个角度考虑,这或许也是为了留住那些习惯自己一个人去网咖的玩家。
除此之外,在5.0中,网鱼还加入了豪华包房、桌游以及VR等元素。豪华包房中的休息影视区以及独立卫生间体现了类似于KTV包房的特点,桌游则是多人游戏空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线下VR本身就是一个热点。
市场的遇冷,各家网咖的自身问题是一方面原因,而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则是另一大不可控因素。如今的人们都喜欢私密且较为自由的游戏空间,和三两个好友一同开黑也是一大乐事。然而,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网咖都是清一色的大厅模式,包房较少。而个别几家以包房为主的个体品牌则价位昂贵,虽备受好评,却难以成为主流。
作为曾经的灵丹妙药,电竞为网咖行业助过一次力,然而随着电竞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和好友一起游戏成为了时下电竞的主流。在这种前提之下,玩家对于游戏环境的要求也苛刻不少。如果网咖的环境与服务得不到提升,甚至是还停留在玩家高喊网管冲会员与网管“哎你能不能轻点敲键盘信不信我一掌呼死你”的年代,那隔空连线与网咖聚首的区别也就不大了。
VR是否会成为网咖的下一个风口?
作为网鱼此次的推新之一,VR一度被认为是继电竞之后拯救网咖市场的另一灵丹妙药。与VR线下体验店相比,家庭VR与移动VR似乎也在元年中成为了虚拟现实的主旋律。然而在网鱼网咖的5.0发布会上,网鱼创始人CEO黄锋就直言,不管是索尼的家庭VR还是暴风影音的移动VR,都不太可能会走很远。以目前的VR发展来看,线下体验店才是VR最好的变现方式。
有趣的是,和网咖一样,在经历了典型的资本式爆发后,VR遭遇了寒冷。虽然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于VR的热情与好奇未曾递减过。然而由于价格的高昂以及产品本身的质量欠缺,多数人对于VR设备还停留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态度。所以,用较为实惠的价格去简单地体验一下VR或许才是人们更愿意去做的。
据了解,网鱼网咖的VR体验店也将会在不久之后问世。在网鱼网咖的IP之下,VR体验店会交出怎样的答卷,不仅是对其他网咖的一个参考,可能也是VR从业者在虚拟现实元年可以得到的较为直观的一次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