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L学习韩国体系? 其实英雄联盟没有韩国体系

2016-10-17 12:04:25游戏日报

LPL回家了,S6四强之中三支韩国队,年年高喊抗韩年年都失败。虽然这是常态,但是每年失败之后都免不了感受国内的一波指点江山。而最近的一次指点江山是Aggro君从基友口中听到的一种说法:LPL总是学韩国体系,但事实到底如何呢?


首先我们必须谈谈现在陷入风口浪尖的人物——Clearlove明凯。赛前被拳头评为世界第三,在LPL被誉为第一打野的他,S6上他的表现甚至不如巴西外卡的迷弟抢眼,围绕他发挥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怂”——明凯外战怂如狗。


怂这个字我们谈了说了多久Aggro君已经记不清了,但“不敢拼”已经成为了EDG战队的一个标签。但为什么这支“不敢拼”的战队可以凭借他们“怂如狗”的打法硬生生的统治2016夏季赛一整年呢?“稳”和“怂”的差距,不过就是胜负的差距而已,赢得了的“怂”就是稳,输了的“稳”就是“怂”,多么现实。


所以,其实EDG一直就很“怂”,因为胜利我们称呼它为“稳”。而这份名为“运营”的稳,正是LCK赛区传来的秘籍,EDG用这份秘籍打出了成绩,韩国用这份秘籍夺了冠,这就是“运营”的含金量。用Aggro君自己的理解来说,运营是大势所趋。


纵观LOL战术发展史,早期游戏还未成熟之际,中单ADC,上单法师,下路双肉,这个被称为“ROAM”的分路是LOL的第一个战术。在现在看来,他不仅仅古老,并且非常愚蠢,但在当时,它就是主流战术,因为它能带来胜利。

在那之后,EU开创了LOL沿用至今的分路战术——EU流。AD与辅助在下,AP单中负责前中期的支援。并由此衍生出了上下路换下,上单抗压的“逆EU”,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分路战术也是学的,并非LOL天生也不是LPL自创。



从S1到S2,在怀念当年横冲直撞打出成绩的时候,在吹嘘“LPL就是杀人”的时候,你应该抬头看看天空,那一年的战术,那一年的大环境,它孕育的是怎么样的比赛环境。而现在的环境,单纯的分路已经不值一提了,运营成为了大势所趋。

两军交战,当军队素质相同,战术素养将决定胜负。当LOL无法单纯以个人实力在线上杀崩对面,战术战略将决定游戏胜负。韩国战队善于利用兵线牵扯,在BP上有着自己对于阵容的理解,这便是我们所谓的“韩国体系”——用了合适阵容,使用了与阵容相匹配的战术,执行了合理的战术。阵容不合理的韩国队同样会被打回原形,就如S4总决赛上SSW的“娱乐阵容”。



不用神话韩国LOL,更不要把韩式风格恶魔化,它们不过是LOL发展至今的外在表现而已。厂长的瞎子活生生打出了猥琐发育型英雄的风格,问题无非是风格太死不能随便转换。就算解说替LPL解围称“LPL没有用过奥拉夫打野”,但其实LCK整个夏季赛也没有实用过奥拉夫打野。两者的差距只是战术涵养,只是知道英雄在阵容中应该做什么,在某个时间应该做什么而已。

LCK能出色使用本赛区的常用英雄,又能出色掌握其他LCS两个赛区常用的奥拉夫。归根结底,英雄联盟其实并没有“韩国体系”,韩国体系不过是对一支战队出色运营所选阵容的“形容词”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