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跃亭哥!从乐视高层“自愿增持”谈起
2016-11-21 12:36:27游戏日报
苗春阳:竞技世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副总裁。专注于游戏产业链投资。06年进入游戏行业,见证了端游,页游,手游在中国的依次兴起。参与制作了《寻仙》《成吉思汗1》《天书奇谈》等数款流水千万级的项目,后转做游戏发行领域。目前专注于游戏产业链布局投资,研究的方向有AR游戏,体育类游戏以及独立游戏。
今年的双11,有人悲有人喜,但却都源于“全员持股”事件。
▎腾讯的每人300RSU
2016年的双11,除了是单身狗和剁手党的节日外,还是腾讯 18 周年司庆。在这个喜庆日子,马老板宣布给 2 万 7 千员工每人发放 300 腾讯股票。
腾讯将向员工授予每人300股腾讯股票,作为公司成立18周年的特别纪念。预计本次授予股票总价值约达17亿港元(约15亿元人民币)。
本次腾讯员工获得的300股为RSU(限制性股票),这次股票授予计划将在2016年11月18日实行,并且分为三批解禁,首批100股将在11月18日授予当日解禁,第二批将于2017年11月18日解禁,第三批将于2018年11月18日解禁,总共为期两年。
第一批授予当日解禁,可以立刻变现。
剩下两批解禁期分别为一年和两年,可以让不少心猿意马的再安心为小马哥奋斗两年。但别忘了,2年后就又是腾讯20周年庆了,那时候说不定再发一波RUS,又能套住一拨人,这个套路我是服气的。
另外,关于这次的数额,由于腾讯控股港股目前股价约200元港币,每位员工获得的腾讯股票总价值约6万港币,约合人民币5.2万左右。
▎乐视的高管及核心“被增持”
就在腾讯员工欢庆自己拿到300股票的同一天,乐视网11日晚间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共计约10人的通知,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目前股票价值的合理判断,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自2016年11月11日起至2017年5月10日止),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允许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总金额不低于3亿元,增持所需资金由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骨干人员自筹取得。
本来员工持股是好事,但面对当前资金链紧张情形下的乐视,难免让人心生疑虑。11月以来,乐视资金链紧张的报道不断出现,据统计,乐视IPO以来筹集资金总共超过700亿元。在IPO和多次定增、质押股权中,乐视也几乎用尽了各种变现手段,这也意味着乐视寻求外部融资的路径极为狭窄。同时,CEO贾跃亭持有的34.46%乐视网股份中,超过83%的股份目前仍处在质押状态。
目前,无论增发还是贷款,对于乐视而言均面临阻碍。一方面乐视刚于今年8月份完成48亿元定增方案,增发需要股东愿意出资认购,同时需要获得证监会批准,而就贷款而言,乐视需要提供合适的抵押物。
所以,据称是“自愿”自筹资金增持自家股票的乐视高管的心情,大概此时是不可描述的。
▎两面之争:全员持股的利弊
随着国内自主创新和创业浪潮的不断兴起,人力资本逐渐成为诸多国内企业的核心资本,“选、育、留、用”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价值模块,而内部人员的持股正越来越成为企业打赢这场人才争夺战的有力武器。
其实之前很多传统行业已有全员持股计划,比如娃哈哈以及后来的华为。娃哈哈是于1999年开始实行全员持股的,施行以来效果很好,员工的收入大幅提高,企业的发展成果让员工共享,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也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一般来说,全员持股包含内容如下:一是员工在职时可以拥有股权,离职或退休时要按原价退回股权,这主要是保证了实际经营者与生产者均能拥有股权,以免不在职的拥有股权,而在职的没有股权。二是按贡献、按级别制定了各类人员可以持股的标准。三是每年通过考评,可以增加。
然而近年来,部分企业的上市并不是为了做大企业,而是为了去资本市场圈钱,此时的企业实行“全员持股”的氛围与动机已经与当年大相径庭。
全员持股其目的无非是在为员工创造致富条件的同时,树立企业的品牌效应,并以此留住、激励员工。但是全员持股至少目前在中国市场不应该盲目提倡,也不应该盲目实施,更不能强迫员工参与。
▎全员持股重在自愿
全员派发股票这种好事可不是年年能遇到,我们错过了2012年的阿里,错过了2016年的腾讯,但我们不应该错过2017年的某些企业。他们现在只是让高管自筹资金购买公司的股票,下一步应该就会普惠到普通员工。
指不定哪一天,你会收到一封全员邮件,标题里又是生态又是开放,细看内容,发现是让你们每个人领1000股票代替下半年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