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青蛙蹿红以前 这款佛系手游已经开始思考人生
2018-02-12 10:42:17游戏日报
很难想象在去年底,大家还在讨论李泽言、白起几个“野男人”,转眼间却被一只相貌平平、人畜无害的小青蛙刷屏。朋友圈和微博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旅行青蛙》的攻略,苹果商店里甚至出现了青蛙版“跳一跳”、青蛙版过马路等各种青蛙题材山寨游戏。
青蛙在国内俨然成为继熊猫之后的第二种国宝,这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游戏制作团队的预期。数据显示,《旅行青蛙》在苹果商店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95%来自中国。也许游戏本身并不十分出彩,但它让我们看到了“佛系玩家”在国内是一个多么庞大的人群。
佛系玩家不看重胜负,对他们来说规则越少越好,越简单越好。如果我们用这样的要求来审视游戏,不难发现很多放置类、IO类的游戏具有许多“佛系游戏”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像《球球大作战》这样的游戏,能在推崇“佛系”和“养生”的90后、00后当中大行其道。
2015年《球球大作战》不声不响地出现在苹果商店,并没有在营销推广上花费多少力气,却依靠简单易操作的玩法迅速走红,DAU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突破100万,并在次年6月实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一亿大关,爆发式的增长已经能看到一款“网红手游”的影子。

2017《球球大作战》全球总决赛现场,为战队应援的女玩家
部分手残的女性玩家喜欢它在操作上的低门槛,享受收集乐趣的玩家也能在偌大的地图里偏安一隅、与世无争,这款游戏就这么悄悄地火了起来。别看球球的爱好者当中有近五成都是00后,他们已经透过游戏看透了人生。佛系玩家的城府你猜不透,在游戏论坛上,能看到有的玩家甚至总结了一套球球的人生哲理:
1.不要因为一次被队友坑的经历就拒绝合作:人总有踩狗屎的时候,却不能因此失去信任别人的能力。
2.高手不会计较细碎的损失,他们总是着眼于更大的目标。
3.选择队友不迷信表象:球大不一定会玩,球小也可能翻盘。
4.所得皆是身外物,因为很可能在最后几分钟失去所有——所以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5.体积越大,视野越远:所以人生需要沉淀。
6.过于在意一时的得失,最终会在愤怒中变得无情。
7.球的体积与移速呈负相关。所以别吃得太胖,你会连路都走不动。
对于这样一款佛系手游,有玩家评价道,“这个游戏我想玩就玩,不想玩放两三天也没有关系,不用肝活动也不用可怜巴巴地计算体力消耗,也不用担心退环境之类的窘境”。

2017《球球大作战》全球总决赛夺冠现场
对于深度玩家来说,他们口中更多地会讨论“四分秒合”、“交叉吐球”、“踏球”等各种玄乎的概念,但最可贵的是游戏为“咸鱼玩家”留有足够的空间,只要“大球吃小球”的底子还在,玩家就能随时体会一份简单的快乐。这就像小时候经常去的小公园,每次能都让孩子们玩得尽兴,不管你来不来,它永远在那里等着你。
佛系玩家对休闲游戏的情有独钟,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很多人希望生活像田园牧歌一般惬意,可现实往往不能顺遂。所以他们选择去星露谷,选择去养青蛙,选择去球球里体验被00后包围的年轻焕发的感觉。只要这种需求一直在,像球球这样的游戏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佛系玩家。
佛系玩家一直在,远远早于“佛系”成为热词。2017年《球球大作战》的用户规模突破3亿,DAU达2500万,在App Annie2017年的数据报告中已经入围中国iOS下载量Top10。体量越来越大,也意味着“佛系”不再是玩家的唯一需求。在给佛系用户留足空间的基础上,更具有技巧性和竞技性的玩法和游戏模式加入到游戏当中,迷雾模式、团战模式和刚刚推出的星际大奖赛,强化游戏玩法的多样性,与此同时为有社交需求的玩家搭建更加完善的社交系统。

2017《球球大作战》全球总决赛现场
自2016年起,《球球大作战》开始举办电竞赛事,这款休闲游戏开始显露与佛系截然相反的另一面。初次涉足移动电竞领域,《球球大作战》就实现了2016年全年累计观赛3亿人次,并于2017年初成功举办全球首个万人国际移动电竞赛事。2017年《球球大作战》职业联赛仅春秋两季的观赛人数就达到4.5亿。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用不同的类型来划分各种游戏,然而像球球和养青蛙这样的游戏给我们看待游戏的另一种角度,玩家的需求一直在变,有的人浅尝辄止,有的人迷恋数值和操作,准确地判断并捕捉这些需求,以满足玩家越来越挑剔的胃口。
青蛙在国内俨然成为继熊猫之后的第二种国宝,这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游戏制作团队的预期。数据显示,《旅行青蛙》在苹果商店的下载量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95%来自中国。也许游戏本身并不十分出彩,但它让我们看到了“佛系玩家”在国内是一个多么庞大的人群。
佛系玩家不看重胜负,对他们来说规则越少越好,越简单越好。如果我们用这样的要求来审视游戏,不难发现很多放置类、IO类的游戏具有许多“佛系游戏”的特征,这也是为什么像《球球大作战》这样的游戏,能在推崇“佛系”和“养生”的90后、00后当中大行其道。
2015年《球球大作战》不声不响地出现在苹果商店,并没有在营销推广上花费多少力气,却依靠简单易操作的玩法迅速走红,DAU在不到半年时间里突破100万,并在次年6月实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一亿大关,爆发式的增长已经能看到一款“网红手游”的影子。

2017《球球大作战》全球总决赛现场,为战队应援的女玩家
部分手残的女性玩家喜欢它在操作上的低门槛,享受收集乐趣的玩家也能在偌大的地图里偏安一隅、与世无争,这款游戏就这么悄悄地火了起来。别看球球的爱好者当中有近五成都是00后,他们已经透过游戏看透了人生。佛系玩家的城府你猜不透,在游戏论坛上,能看到有的玩家甚至总结了一套球球的人生哲理:
1.不要因为一次被队友坑的经历就拒绝合作:人总有踩狗屎的时候,却不能因此失去信任别人的能力。

2.高手不会计较细碎的损失,他们总是着眼于更大的目标。

3.选择队友不迷信表象:球大不一定会玩,球小也可能翻盘。
4.所得皆是身外物,因为很可能在最后几分钟失去所有——所以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5.体积越大,视野越远:所以人生需要沉淀。
6.过于在意一时的得失,最终会在愤怒中变得无情。
7.球的体积与移速呈负相关。所以别吃得太胖,你会连路都走不动。
对于这样一款佛系手游,有玩家评价道,“这个游戏我想玩就玩,不想玩放两三天也没有关系,不用肝活动也不用可怜巴巴地计算体力消耗,也不用担心退环境之类的窘境”。

2017《球球大作战》全球总决赛夺冠现场
对于深度玩家来说,他们口中更多地会讨论“四分秒合”、“交叉吐球”、“踏球”等各种玄乎的概念,但最可贵的是游戏为“咸鱼玩家”留有足够的空间,只要“大球吃小球”的底子还在,玩家就能随时体会一份简单的快乐。这就像小时候经常去的小公园,每次能都让孩子们玩得尽兴,不管你来不来,它永远在那里等着你。
佛系玩家对休闲游戏的情有独钟,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态度。很多人希望生活像田园牧歌一般惬意,可现实往往不能顺遂。所以他们选择去星露谷,选择去养青蛙,选择去球球里体验被00后包围的年轻焕发的感觉。只要这种需求一直在,像球球这样的游戏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佛系玩家。
佛系玩家一直在,远远早于“佛系”成为热词。2017年《球球大作战》的用户规模突破3亿,DAU达2500万,在App Annie2017年的数据报告中已经入围中国iOS下载量Top10。体量越来越大,也意味着“佛系”不再是玩家的唯一需求。在给佛系用户留足空间的基础上,更具有技巧性和竞技性的玩法和游戏模式加入到游戏当中,迷雾模式、团战模式和刚刚推出的星际大奖赛,强化游戏玩法的多样性,与此同时为有社交需求的玩家搭建更加完善的社交系统。

2017《球球大作战》全球总决赛现场
自2016年起,《球球大作战》开始举办电竞赛事,这款休闲游戏开始显露与佛系截然相反的另一面。初次涉足移动电竞领域,《球球大作战》就实现了2016年全年累计观赛3亿人次,并于2017年初成功举办全球首个万人国际移动电竞赛事。2017年《球球大作战》职业联赛仅春秋两季的观赛人数就达到4.5亿。
一直以来,我们习惯用不同的类型来划分各种游戏,然而像球球和养青蛙这样的游戏给我们看待游戏的另一种角度,玩家的需求一直在变,有的人浅尝辄止,有的人迷恋数值和操作,准确地判断并捕捉这些需求,以满足玩家越来越挑剔的胃口。